孩子的兴趣,你找对了吗?

常看到许多节目,当中表演的孩子十八般武艺通通都会,唱歌、跳舞、说故事、演戏,孩子特殊的表现总勾起父母骄傲的神情。“你瞧,我的孩子多厉害啊!”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赢在起点,是现代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正因此期望,孩子从小就背负着上一代,甚至上上一代的期许长大,这重担在父母,也在孩子。然而,这些期望与期许,真的是孩子能力所及吗?

孩子的天赋在哪里?我如何知道呢?

才能与个人的能力及环境的塑造有关,因此,要谈孩子的兴趣才能我们要分个人能力及环境塑造两方面来谈。

个人能力

还记得上次我们提到智能吗?

迦纳(Howard Gardner)提到多元智慧(Multiple Intelligence)的理念:

1、语言智能(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

有著较强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衍生出对说话、阅读、写作的兴趣。孩子可能表现为喜欢口语表达、说故事、阅读。

2、逻辑数理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有著运用推理、实验、逻辑思维的兴趣。孩子若喜欢数字、推理故事、归纳分析事物,可能有较佳的逻辑数理智能。

3、空间智能(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

对于线条、形状、样式、空间及色彩间的关系敏锐,喜欢作画、或擅长几何,如几何学和建筑,从小可能就喜欢堆叠积木。孩子喜欢玩乐高、堆积木、画画等,可能具备较优的空间智能。

4、肢体动觉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喜欢运用双手操弄事物,不喜欢长时间坐著,喜欢户外活动,说话是常会比手画脚,善于使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能够较好的控制身体。孩子喜欢肢体运动、动手操作,是有不错的身体动觉智能。

5、音乐智能(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

孩子对音乐、声音、节奏、音调、旋律的辨别有著高人一等天赋,喜欢透过节奏旋律来思考。孩子喜欢随著音乐节拍手舞足蹈、敲敲打打、弹奏乐器,具有优越的音乐智能。

6、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对人的脸部表情、声音和动作敏锐,能清楚查绝对方的情绪、意向、动机与情感,并能做出适宜的反应,对团体的参与比较踊跃,常成为团体中的领导者,意见领袖。孩子在团体中总是担任领导者,解决问题、协调彼此,则具有优越的人际智能。

7、内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见长的孩子,对自我省思有较强的能力,会意识到自己内在的情绪、意向、动机、脾气与需求,比较能自律、自知及自我尊重。孩子常会陷入长考,不会怪罪他人,反而反求诸己,是具备了内省智能。

8、自然观察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

指对自然环境与保护的洞察有其独特的见地,对生物、对社会的观察能力优越。孩子喜欢大自然的事物,观察动植物的变化,则可能具备优越的自然观察智能。

9、灵性智能

具有优越灵性智能的孩子,对人生观、宇宙观及事物本质的探究常有顿悟和直觉的能力。常会问一些人生道理,对道德要求甚高。孩子若具有洞察事物根本的能力,一针见血的直觉,可能就有灵性智能。

从上述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孩子因其与生俱来的天赋才能,可以有不同的兴趣表现。加德纳一言总结:“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孔夫子的因材施教也是这个意思。相较于狭隘的智力测验,多元智慧的理论从各个方面给人以更多的发展可能。其中还加入了自省、人际这样的能力考量,这是现代社会中,人何以自处的一个重要维度,这就标志着“人才”不仅是少数的智商基因精英,“能够成功地解决复杂问题的人”都是人才。

环境因素

古有孟母三迁,孩子有其与生俱来的天赋才能,也要有环境沃土的栽培。

环境会帮助我们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也会强化兴趣使之成为一项专长。

现在父母最大的弯路,就是常常出于自己对某项技能的执念(或许来源于自己的喜好、或许来源于社会的风向、或许来源于周围亲戚朋友的群起喧嚣),而漠视孩子自己的喜好,粗暴掐断一些看起来没有前途的爱好,勒令孩子去学他不喜欢的技能。然而压力这种东西,过犹不及。

我们从学习成效与压力间的曲线可以知道适当的压力学习表现较高,使得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有较佳的表现。如果压力过大,可能导致自尊心的降低、自信心的低落。然而,若没有了压力,除非孩子的自制能力很强,否则会感到疲累、无聊。

也有很多这样的情况,父母们觉得对孩子的支持就是帮他交钱去报需要的培训班,把所有的一切都丢给培训班和孩子自己,而不肯花一点心思和时间,制造相应的家庭氛围。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领导人和获崇高艺术成就者都成长于良好的家庭,他们家中的藏书常常汗牛充栋,家人习惯于欢聚一堂,在餐桌上谈天说地。

带孩子到卖场、公园去走走,在孩子清醒的时候,看孩子眼睛注视的地方,是影像晃动、是声音源头、是人影幢幢、是动物植物,因为孩子眼睛注视的地方,就是他所关注的地方,也正是他有兴趣之处。

《论孩子》—纪伯伦

于是一个怀中抱着孩子的妇人说:请给我们谈谈孩子。

他说: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娃咋养(ID:waza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