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别人更怕冷,我是哪里出问题了吗?

最近天气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很大,这正是人们“乱穿衣”的季节。有人早早地穿上了秋衣秋裤,甚至披上了小棉袄;而有的人还是单衣单裤,甚至有时还穿着短袖。同样的气温下,为什么有些人那么怕冷,有些人却非常抗冻呢?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人是怎样调节体温的?

人和高等动物的深部温度是相对稳定的。各组织器官正常生理代谢会产生热量,为了维持体温在恒定的范围,皮肤表面又会通过热辐射、传导、对流、蒸发等形式散热,体温调节机构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的速度,使两者达到动态的平衡。

如果机体暴露于寒冷环境中,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激素的释放,机体代谢速率明显增快,肌肉也可出现寒颤、紧张度增加,产热显著增加。与此同时,寒冷刺激可使得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剧减,散热也因此大大减少,身体表层可起到一个“隔热器”的作用。

4.jpg

如果说有些人比较不怕冷,要么就是他身体产热的速率比较高,要么就是他身体能够通过调节使散热的速度减慢。

二、哪些差异会使人有怕冷和不怕冷的差别?

1、年龄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就像个“小火炉”,身上总是热乎乎的,从来都不怕冷。而老年人遇到稍微有点降温,就不得不穿上毛衣、棉袄了。这是因为小孩子的新陈代谢旺盛,产热量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新陈代谢速度越来越慢,就会变得越来越怕冷。

2、性别

男性一般较女性更耐寒,可能是因为男性的活动量更大一些,身体产热更多。

3、体形

身体肥胖者脂肪层较厚,散热速率慢,比瘦子不怕冷的更多一些。(但也不是绝对的,下面马上会提到。)

4、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率高的人,产热较多,一般怕热不怕冷,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甲亢患者。这类患者往往由于平时消耗的身体能量较多,人明显比较瘦。反过来说,还有一类人,由于平时基础代谢低,体内能量消耗少,反而易发胖,同时还容易怕冷。

5、运动

经常运动的人、日常从事体力工作为主的人,就比久坐不动的人身体产热量要高,相对更不怕冷。

2.jpg

6、饮食

喜欢高蛋白饮食的人,耐寒能力也会增加,这是因为摄入蛋白质可以产生特殊的动力效应,使身体产热增加。

7、某些疾病

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等患者都怕更冷一些。

8、长期的生活环境

生活在温暖和炎热地区的人,身体散热能力相对更好,而保持体温、抵御寒冷的生理机制发展相对就弱一些。而长期生活在寒冷环境中,机体自然会发展出对寒冷更强的适应能力。同理,如果一个人从小遇到冷天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从来没有经过耐寒训练,那么他也会明显地表现出更加怕冷。

三、怎样才能让自己更耐寒?

1、要经常接触寒冷。

身体适应寒冷的能力是可以逐渐“练”出来的。老话说“春捂秋冻”,说的就是面对环境温度的变化,要给身体一个逐渐适应环境的训练过程。但是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条件来进行,绝对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超出一定的限度。

2、坚持运动锻炼。

要锻炼耐寒能力,就需要多在寒冷环境中运动,每天一小会,贵在坚持。运动不仅能够使产热增加,帮助抵御寒冷,同时也锻炼了心肺功能,增强了身体体质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3、加强营养。

尤其是女性,要注意多补铁,改善贫血的状况。在保证各类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可以注意补充肉类,猪肝,动物血制品及多高蛋白食物。

1.jpg

4、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老呆着不动的人最怕冷。所以平时可以尝试少乘车,多走路;少玩电脑、手机,多参加体育运动;少呆在空调房,多到户外去活动。

四、然而扛冻也要有限度

虽然耐寒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加强,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身体素质还是有差别的,不能一味跟别人比拼,训练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有些人为了面子,要风度不要温度,就很有可能使免疫力降低,更容易出现感冒,甚至支气管炎、肺炎。同时如果患者本来就有关节炎,低温可能会使疼痛加剧。

对于中老年人来讲,寒冷还很容易诱发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心梗、急性脑梗塞、脑出血等心血管系统危险事件。所以对于本身就有心血管病的患者,我们还是主张在气候剧烈变化时,要积极保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