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这么重口,早晚要还的

中国地域辽阔,来自不同地方的人自然有不同的口味,有的人口味重,有的人口味清淡,而现在进入冬天,随着天气越来越冷,人们的食欲也越来越好了,口味也变得越来越重,殊不知,口味变重,总会带来不少健康问题。

外国人用“脑”吃饭,中国人用“嘴”吃饭,像北欧,日本等饮食健康排在世界前列的国家,饮食习惯都是从营养搭配均衡为出发前提的。

而在中国,重口味的湘菜和川菜是最受欢迎的菜系,中国“重口味,轻营养”的饮食方式,造成国人的食盐,糖分,油辣等调味品的日常摄入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使越来越多的国人走进了疾病陷阱。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口味重会有哪些危害。

1. 嗜盐

口味重一般指的是多盐,多糖,多油,多辛辣的饮食原则。而食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不仅能增加食物的鲜味,还能掩盖各种苦味,膻味和腥味,所以有“百味之母”之称。

一般口味重的食物中含盐量都很高,而食盐的主要成分则是氯化钠,每天摄入一定量的盐有助于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的渗透压平衡,但摄入过多的钠则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

131627218509115350.gif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正常人每人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而在我国,南北方人的平均摄入量每天都在10克以上,吃盐过多首当其冲的便是损害肾功能,高盐饮食后,过多的钠离子会增加肾脏代谢的负担。

钠盐过多,也会加重心脏的负荷,导致高血压,高血压是中风,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吃盐过多还会导致钙流失,引发骨质疏松,也影响锌的吸收;高盐饮食还会引发呼吸道疾病,诱发哮喘,易发感冒,加重糖尿病等。

解决办法:应尽量少吃含盐量高的食物,比如说腌制品,调味酱等含钠高的食物,平时应多吃谷类和水果;每天饮足量的水,有利于身体内稳态平衡1、2

2. 嗜辣

研究调查显示,在国人的口味偏好中,“辣”长年居于首位,大部分中国人每天至少吃一顿辣菜。

虽然辣椒可以开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但吃辣会很容易刺激胃,造成肠胃灼烧感,腹胀腹痛,喉咙痛,上火,口腔溃疡等,对于感冒发烧患者来说,会加剧病情,诱发痔疮出血,以及入厕后的不可描述之灼烧感,吃辣还会有诱发青春痘等问题。

以下人群不宜吃辣肠胃不好的人,甲亢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产妇孕妇,服药期间

解决办法:做菜少放辣椒调味品,少量开胃即可,辣椒虽然富含维生素C,不过多吃水果绿色蔬菜也替代,辣的感觉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可以用冰淇淋等冷饮缓和。3、4

3. 嗜甜

人类天生喜甜,小孩对各种糖果和冰淇淋是无法抗拒的,糖使人心情愉悦,精力充沛。

455807458857451629.gif

儿童嗜糖,吃糖过量,会影响学习和记忆破坏钙等新陈代谢,造成易骨折,糖在体内分解,需要消耗维生素B1,所以长期大量食糖,会造成此类物质的缺乏,造成近视等,糖类吃太多也容易造成蛀牙。

对于成年人来说,糖类饮食过量,加重肾脏负荷,加速衰老,还会使体内胰岛素代谢异常,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引起血管紧张度增加,罹患高血压,关节炎等,造成代谢紊乱,降低免疫力

糖过剩时会转化为脂肪贮存起来,导致肥胖,肥胖也是众多疾病之源,糖代谢会产生和消耗大量中间物,使体内关键营养物质处于不平衡状态,可能造成中毒症状。5 、6

解决办法:糖是能量主要来源,适当补充糖分有利于使人能量充沛,提高身体素质,但糖尿病患者和肥胖患者需要慎重,当糖分摄入过多时,需要多锻炼以及及时补充其他营养物质,以平衡糖代谢造成的各种缺乏症。

4. 嗜酸

酸味的来源主要是调味品醋和柠檬樱桃等水果,吃酸味食物可促进食欲,而且富含维生素C。但酸食过多刺激胃酸分泌,会引起肠胃不适及消化功能紊乱,溃疡等,很多有害酸味食物多见于腌制食品,此类食品多含致癌物质。7、9

解决办法:做菜少放醋,少吃腌制酸味食品,适量饮食酸味水果,有利于开胃和补充维生素C。

5. 嗜苦

苦味,本是人类本性最排斥的味道,但大量食用苦味会对肠胃造成伤害,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而且苦味食物中多含各种生物碱可能会对人体有毒10、11

263562257333747884.gif

解决办法:适量苦味有利于健康,但肠胃不好的人和孕妇应少吃苦味食物

6. 嗜油

家常饮食中,油跟盐一样,无油则无味,但吃油过多对人的身体有很大的伤害,会导致肥胖,研究表明,很多癌症都跟饮食中油脂过高有关

不仅如此,摄入过量食用动物油和植物油会刺激皮脂腺,分泌大量皮脂,堵塞毛孔,诱发青春痘;也会造成脱发等问题,平时应少吃肥肉、香肠、高油脂零食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解决办法:油料选择应选植物油,但烹调时应少放油,少用油炸、油爆、油炒、油煎,多用清蒸、凉拌、水煮的方式,过油食物应搭配蔬菜一起食用会更健康。 

结语:

虽然重口味会给人味觉嗅觉上的痛快,但是这些味道背后的食物会给人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后悔莫及。所以提倡口味清淡,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才是有利于身体健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