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古板”vs“不经事”,爸爸妈妈为什么永远不懂我?

-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影?

-我喜欢看比较深刻的故事片。

-那多无聊啊,就像流水账,我喜欢看动作片和恐怖片,刺激!

-……

-你平时听什么音乐?

-就听听民谣或者邓丽君、蔡琴啥的老歌。

-也太平淡了吧,我每天都听摇滚、电音,嗨到爆!

-……

-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是啊,应该多走走路,每天走一万步。

-你说的这个是运动吗?运动就应该是跑步健身挥汗淋漓!

-……

这样的分歧在生活中很常见吧。尤其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生活习惯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我们常说“代沟不可弥合”。

但或许这些差异并不只是“老古板”vs“少不经事”那么简单,而是因为追求的理想情绪体验不同,其背后则是社会文化的深层影响。

“明明也没遇到什么特别糟糕的事情,我却总是感到难过。”

 

“我觉得最好的情绪状态应该是有一点开心。”

上面的第一句描述你一定很熟悉吧。在生活中,我们时刻监控着我们实际的情绪体验,并总结出自己情绪反应的特点。

个人特质对实际的情绪体验有很大的影响,通过“乐天”、“多愁善感”、“没心没肺”、“喜怒无常”这些描述个人特质的词,就可以大致了解一个人实际情绪体验的特点。

但第二句描述,你或许很少在生活中提起。我们习惯于表达情绪,但你是否想过对你来说理想的情绪状态是什么样的呢?你或许只是简单觉得“情绪积极就好”,但究竟是怎样的积极呢?越开心越高兴越好吗?消极情绪就应该彻底避免吗?

虽然我们可能没有认真思考过最好的情绪状态是什么样子的,但每个人内心中都隐藏着相关的观念,这些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而且研究者发现,不同于“实际情绪体验”受个人特质的很大影响,“理想情绪体验”更多是由社会文化所塑造[1]。

因此,研究者对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理想情绪体验进行了比较。

放肆的狂笑还是平和的舒畅?

第一点差异体现在理想积极情绪的“唤醒度”,也就是生理上的兴奋程度。

理想情绪体验通常都是积极的情绪,但在兴奋的程度上却存在文化差异,西方人更追求兴奋、刺激、热情、兴高采烈,而东方人更偏向平静、安详、从容的“稳稳的幸福”。

理想积极情绪的一个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一个文化中领袖人物的官方照片。官方照片通常会通过文化所认同的积极情绪表情塑造领袖积极的形象——若文化追求兴奋,应该会露齿大笑;而若追求平静,更可能是微笑。

因此,研究者收集了中美两国政界、商界、学界的领袖人物的官方照片,发现美国的领袖人物在官方照片中露齿大笑的比例是中国领袖的6.25倍[2]。

不仅是领袖的官方照片,这种积极情绪表情的差异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体现。例如,美国的畅销故事书中比中国的故事书中有更多的开怀大笑的图片或描述;而中国人的社交媒体头像则更可能是自己抿嘴微笑的照片。

对此似乎可以有更为一般的解释,比如“美国人更张扬,中国人更内敛”,其实这和理想情绪体验的差异本就是相通的。

西方的个人主义文化强调自我,内含着一种影响、改变周围的人和环境以契合自己的偏好、信念的倾向,为此就需要高的生理兴奋性来表现自己;而东方偏向集体主义的文化强调关系,倾向于改变或压抑自我以适应环境,因此低的生理兴奋性反而更为舒适。

这一文化差异扩散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不同的生活偏好。所以相对来说,欧美人比东亚人更喜欢燃片、嗨曲、跑步健身,也更喜欢刺激型而非舒缓型的饮料或香水。

越快乐越好还是平衡为上?

上面说的是东西方文化在理想积极情绪的“唤醒度”上的差异。需要注意的是,伴随的生理兴奋更强的积极情绪,并不一定就更“积极”。心理学中用“效价”描述一个情绪状态的消极-积极属性,而“效价”与“唤醒度”是相互独立的。

不过要说西方人的理想情绪比东方人更积极,其实也没有问题。研究者发现,不同于西方人追求积极情绪的最大化,东方文化中更重视积极和消极情绪的平衡[3]。

最大化积极情绪很好理解,每个人都趋乐避苦,趋利避害,人活着不就是应该让自己觉得快乐吗?所以应该回避不好的事情,从消极情绪中尽快脱离,凡事关注好的方面,能享乐就去享乐。

什么叫情绪的平衡呢?大概可以通过几个成语理解一下——居安思危、砥砺前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高兴快乐虽好,但不能太过;消极状态也是生活中应该有的部分,并非一无是处,反而能成为一种动力。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习惯生活有苦有乐,苦中作乐,乐中思苦,追求情绪平衡的内核就是这样的中庸之道。

所以在西方文化中,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很少同时出现,但在传统东方文化中这种“矛盾”状态却很常见[4],比如痛并快乐着、笑着流泪、既兴奋又忐忑,几乎事事都有利有弊,有得有失。

理想情绪体验的文化差异告诉我们什么?

任何比较都是相对的。知道自己可能比大多数西方人追求的理想情绪体验都更平衡、平和似乎对我们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启发。但去思考自己的理想情绪体验,去考量背后的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却会对理解我们的生活偏好有所助益。

爸爸妈妈为什么不理解我们?

“代沟”部分来源于理想情绪体验的差异。长辈和晚辈成长在不同的社会环境,相比之下,老一辈人更符合上面说的东方文化传统的特征,而年轻一代的观念带有更多个人主义的色彩[5],因而总体而言追求的理想情绪状态向西方文化的特点靠近了一步。

所以年轻人经常觉得老一辈的生活方式单聊无聊,觉得老一辈不懂得享受生活;而老一辈经常觉得年轻人太重感官、肤浅,又浮躁、经不起挫折。

其中的根源是老一辈追求的理想情绪状态是平衡、安详,而年轻人则更看重积极情绪、兴奋刺激,而这种差异很大一部分是由所成长的社会文化塑造,并不是老古板或少不经事,所以应该更多地相互理解。

虽然理想情绪体验在很大程度上由文化塑造,但同样也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不同文化间的比较,只是比较总体倾向,中国人总体来说比美国人更不追求兴奋刺激,并不是说每一个中国人都只听《高山流水》,每一个美国人都喜欢动次打次。

所以,并不是说追求兴奋刺激就背离了中国特色,也不是与同龄人的喜好格格不入就有什么问题。反而是强迫自己去达到并不是自己所追求的情绪状态会对身心健康和幸福感造成不利的影响。

所以,应该时常想想自己追求的理想情绪状态是怎么样的,并从事能实现这样的情绪体验的活动,怀着相应的心态去生活。

有些人泰山崩于前面不改其色,有些人策马奔腾活得潇潇洒洒。虽然表现的形式与感受的程度各有不同,但我们都有相通的情绪。你嘴角微扬,我笑到露牙花,但没有关系呀,我们都感到开心就好~

参考文献

[1] Tsai, J. L. (2017). Ideal affect in daily life: Implications for affective experience,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17, 118-128.

[2] Tsai, J. L., Ang, J. Y. Z., Blevins, E., Goernandt, J., Fung, H. H., Jiang, D., … & Lin, Y. (2016). Leaders’ smiles reflect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ideal affect. Emotion, 16(2), 183-195.

[3] Miyamoto, Y., Ma, X., & Wilken, B. (2017). Cultural variation in pro-positive versus balanced systems of emotions. Current opinion in behavioral sciences, 15, 27-32.

[4] Sims, T., Tsai, J. L., Jiang, D., Wang, Y., Fung, H. H., & Zhang, X. (2015). Wanting to maximize the positive and minimize the negative: Implications for mixed affective experience in American and Chinese context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9(2), 292-315.

[5] Chen, R. (2015). Weaving individualism into collectivism: Chinese adults’ evolving relationship and family value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46(2), 16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