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给了“细胞自噬”的研究,然后各种断食、禁食养生的帖子就满天飞了。
2017年的诺贝尔奖给了生物钟的研究,获奖者是Jeffrey C. Hall、Michael Rosbash、Michael W. Young,获奖的原因是他们的研究揭示了生物钟的分子机理。可以预料的是,各种人体器官排毒时间表的文章也要满天飞。
“生物钟”得了诺贝尔奖后,微信中关于人体器官排毒表的文章开始满天飞 图片来源:微信截图
干这行的都知道,研究其实是一件苦逼的事,如果一个研究结果能够引起大家关注并给全民造福,也是善哉善哉!但就怕别有用心的人对科学进行谬传,反而让谣言深入人心。
一、熬夜真会得癌症吗?
说到生物钟,有人会脑补一个小闹钟的模样,在人体里滴滴答答响。这实在是过度脑补了。
实际上现在关于生物钟的研究,多半都是昼夜节律的,很少能精确到二十四小时。
说到昼夜,必然要涉及熬夜是否会得癌症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觉得会,并且在2007年把熬夜的致癌性列为2A级: 对人类致癌可能性较高。世界卫生组织的这个分类,只是一个定性的问题,是根据目前的研究看出有这个可能性,但没有一个确切的数据来衡量熬夜带来的风险到底有多大。我们先来看看是什么样的数据导致了世界卫生组织给“熬夜” 扣上了一顶致癌的帽子 。
负责定义致癌物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有关“熬夜”致癌的专家工作组由来自10个国家的24名科学家组成,他们给“熬夜”打了一个“2A”的评分是基于这样一些依据(1):
-
八项流行病学调查中,有六份都表明上夜班给妇女带来乳腺癌的风险,虽然这个风险不是特别大;
-
经常穿越不同时区的空姐,也有昼夜节律紊乱的问题,她们的乳腺癌的发病率也比一般人有所增加;
-
在动物实验中,夜晚不关灯、或者让动物长期体验时差,都会促进肿瘤的生长。
经常穿越不同时区的空姐,她们的乳腺癌的发病率也比一般人有所增加 图片来源:123RF图库
当然,这些专家也认识到目前的研究有很多局限,比如,在很多研究里,上夜班不是唯一的因素,对夜班的定义也不一致,夜班的开始、结束的时间不一样、长短也不一样……比如,对于空姐的调查,则存在着检测偏差的问题,同时这些人群也比一般人经历了更多的宇宙辐射。因为这些不确定性,“熬夜”致癌还只是一种可能性。
但因为世界卫生组织这个“熬夜致癌”的结论,38名丹麦妇女获得了雇主保险计划的补偿金。这些妇女得了乳腺癌,并且能提供证据证明至少有20年以上的夜班工作史,而且在其他方面都属于乳腺癌低风险,比如饮酒少、没有乳腺癌家族史等等。
如果熬夜真能导致癌症,这影响可就大了!据统计,有超过10%的参加工作的妇女都上过夜班,而熬夜玩手机、泡酒吧、追连续剧、写论文的则无计其数……既然影响如此之大,相当多的科研人员必然会对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比如2016年,在综合分析三个新的前瞻性研究和之前已发表的相关数据之后,有一份研究报告说:上夜班、包括长时间上夜班,基本不会影响乳腺癌的发病率!(2)
这完全跟之前的研究结果相反,也是跟世界卫生组织在叫板。这个新的研究是前瞻性研究,而之前的都是回顾性研究,按理说前瞻性研究比回顾性研究可靠,但是不要指望世界卫生组织会因为这些新的结果就会给“熬夜”翻案,为什么呢?有人指出这份新的研究存在这么几个问题:
-
虽然是前瞻性研究,但是随访时间才有3年,不足以观察到熬夜给乳腺癌带来的影响;
-
研究中的考察对象平均年龄为67岁,对于这些妇女来说,上夜班已经是几十年前的旧账,如果有伤害要发生早已发生,如果没发生,那多年的退休生活可能已经修复了伤害;
所以,支持“熬夜致癌论”的一方认为这个新的研究并不可靠,论文需要打回去“熬夜”重新写。
二、那我们还能不能放心熬夜呢?
大家看到两派科学家把数据扔来扔去,可能感觉头脑要分裂?也许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能不能给一个准讯,到底熬夜有多大坏处?
好,生姜既然熬夜读了文献,也不在乎熬夜解读一下:(敲黑板!敲黑板!敲黑板!)
1. 偶尔熬个夜,不会就得癌
熬夜和乳腺癌发病只是有相关性,不会因为偶尔熬了个夜就会得癌症,正如红肉也有致癌风险,但是不会因为吃过红肉就要得癌。
但是,不管熬夜能带来多大的风险,它毕竟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能不熬就别熬,万一健康出了问题,不可能谁都像那38个丹麦妇女一样拿到补偿金。
2. 如果要熬夜,必须熬出规律
实际上熬夜的危害可能与生物钟关系不大,有害的其实是没有规律的生活。在之前发现“上夜班”和“乳腺癌风险”有相关性的研究中,最明显的是每周上夜班不到3次的人,如果每周上夜班超过3次,效果反而不明显了(3)。 可见,一个没有规律的生活,比一个昼夜颠倒的生活更可怕!万一非得熬夜,干脆把它整成常态,反而没有那么可怕。
3. 因为熬了夜,需要补个眠
这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如果没有办法,必须得熬夜,那就尽量补足睡眠。如果不能早睡早起,那就晚睡晚起,或者补个有规律的午觉。
不得不熬夜后,尽量要补足睡眠
有一个在中国做的研究,发现上夜班能增加34% 乳腺癌风险,但是这风险远不如睡得太少(少于6小时)或者睡得太多(多于9小时)的风险: 53%-59%。同一个研究还发现,虽然上夜班增加风险,但是如果白天补个小觉,可以把乳腺癌风险减少43%,可见这上夜班与其说是带来生物钟的问题,还真不如说是造成睡眠不足 (4)。
4. 年少轻狂熬了夜,保温杯里养个颜
如果曾经年少轻狂,昼夜节律错乱,那最好还是早日回头是岸,找到一种有规律的生活,因为这样可以获得健康,而健康,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
想选择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什么时候都不晚。在2016年发表的研究中,那些以前也上过夜班的妇女,因为后来停止了那种生活,上夜班的危害也就看不出来了。
三、那些流传甚广的人体器官排毒时间表,难道真没有什么道理?
真的是没有什么道理!
首先一个健康的人,身体里不会有那么多毒。有很多通过饮食等方式进入人体的物质,经过代谢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一有害的物质,但必须通过肝脏加工解毒后才会进入血液,肾脏再把血液里的这些代谢物通过尿液排除,通过这样的一个有效的系统,能把有害物质控制在一个无害的浓度,给人体一个健康的内环境。
如果非要给这些器官安排一个工作时间表,比如网上常看到的“晚上11:00~凌晨1:00肝脏排毒”,那么肝脏白天都不干活了?肾脏白天也不干活了?从食物中累积起来的那些代谢物岂不是已经变成高浓度的毒物?膀胱承受了一晚上的毒尿,还能够见到清晨的阳光吗?
有的人就是喜欢玩“朕”的游戏,睡个觉还要翻个牌,还非得要排个时间表,而且总想着那么多人要“毒”朕!
所以,休息就是休息,睡觉就是睡觉,这就是人体需要的,不至于没有诺贝尔奖的指导这觉就没办法睡了,更不要相信那些毫无证据、杜撰出来的时间表。
四、那么肿瘤跟生物钟有关系吗?
有,在肿瘤细胞或者癌细胞里,跟生物钟有关的很多基因都乱了!但是,癌细胞里本来就是一个混乱的世界,然而混乱,不只是跟生物钟有关的基因乱了,其他很多基因也是乱得一塌糊涂!
古人说:擒贼先擒王!乱不要紧,只要把混乱的根源掐住了,局面就能控制。遗憾的是,目前没有哪个跟生物钟有关的基因可以作为癌症治疗的有效靶点!
不但目前没有靶向生物钟的癌症药物,也不可能指望调一调理生物钟,就能把一个患者的癌症治疗好。
当然,目前没有生物钟治疗靶点,并不代表未来也不会有。每年都有诺贝尔奖,每年的研究都有进展,说不定以后就有了。
五、生物钟对癌症的治疗到底有没有什么指导意义?
也不能说这诺贝尔奖的级的生物钟研究太学术、太理论化,事实上,还真有根据生物钟的理论来指导临床治疗癌症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需要使用6-巯基嘌呤(6-MP)和甲氨蝶呤(MTX)来治疗,有研究发现如果患者在晚上吃这些药,效果要比早上吃好很多(5)!而因为这个结果,夜晚服用这些药物已经成为在临床治疗中的用药指南。
所以,任何一个理论,哪怕是诺贝尔医学奖级的,也不能信手拿来指导治疗,需要先有具体临床效果的数据,这才是循证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