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屑多,头发又爱出油?教你学会认出这种病

临床表现

1. 好发年龄:常见于皮脂腺分泌比较旺盛的青年人及成年,也见于3个月内的婴儿,通常在生后2周左右出现

2. 部位: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丰富的部位,最常见于头面部、耳部,严重者可累及胸背、腋窝、月光及乳房下皱褶、脐部等。鼻唇沟受累是脂溢性皮炎的特点。

3. 皮损:为油腻性鳞屑性黄红色斑片,边界清楚,对称分布,瘙痒程度不一。头皮最常表现为头皮屑和橙色红斑,可有油腻性皮屑,如果没有明显红斑,称为干性糠疹。偶有表现为睑缘炎。对于严重的脂溢性皮炎需要排除HIV感染。

4. 预后:成人脂溢性皮炎呈慢性经过,易反复发作。婴儿脂溢性皮炎则持续几个月后自愈。

鉴别诊断

1.头皮银屑病:有时头皮脂溢性皮炎与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不易区分。银屑病表现为界限清楚的红斑,其上有银白色鳞屑,可见头发呈束状。往往身体其它部位有皮损。

image.png

2.红斑型天疱疮:面部及胸背部的红斑型天疱疮容易误诊为脂溢性皮炎,头皮红斑型天疱疮甚至可有束状发,需要提高警惕,以免因误诊而贻误治疗时机。

image.png

3.玫瑰痤疮:因为玫瑰痤疮也常有毛孔粗大和油腻,容易误诊为脂溢性皮炎,但玫瑰痤疮皮肤“敏感”,容易出现潮红、发烫、毛细血管扩张,鳞屑极少,鼻唇沟一般不受累。当然,玫瑰痤疮也可同时伴有脂溢性皮炎和寻常痤疮。

image.png

4.头癣:对青春期前儿童头皮出现鳞屑,应首先排除头癣,特别是断发毛癣菌可以仅出现头皮屑,而没有脱发。

image.png

病因

目前研究认为脂溢性皮炎是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皮肤表面正常菌群失调引起炎症,特别是可能与糠秕马拉色菌有关。其它因素诸如遗传、精神紧张、饮食结构、化学性刺激、洗头过勤、生活无规律、B族维生素缺乏、嗜酒等均与本病的发生和发展可能有一定关系。

治疗及预防

治疗原则是去脂、止痒、袪屑和抗炎。

1.因为脂溢性皮炎与糠秕马拉色菌有关,轻的外用抗真菌,如2%酮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必要时可口服去脂抗炎的药物。

2.可使用含有抗真菌成分的洗发水(如二硫化硒洗剂或2%酮康唑洗剂),有一定治疗和预防效果。

3.头皮脂溢性皮炎在治疗早期可外用含有激素的药物,但面部最好不要长期使用含激素的药物,容易反弹,而且副作用大。

4.面部炎症重者可以外用吡美莫司乳膏或0.03%他克莫司软膏,控制炎症后逐渐减量停药,作用好,副作用小。

5.严重的可口服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等)或维甲酸类药物(如异维A酸等),但不做为首选。

脂溢性皮炎容易复发,所以特别要注意预防:

1.生活要有规律,睡眠要充足,精神不要太紧张。

2.要多食蔬菜,少食油腻食物和甜食,忌饮酒,禁食辛辣食品,保持大便通畅。

3.少用过热的水、刺激性强的肥皂洗头,避免各种机械性刺激。

4.一旦发生了脂溢性皮炎,则应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