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糊里糊涂地吃芦荟了,可能致癌!

芦荟是比较典型的多肉植物,全世界共有数百种之多,但除了少数用于园艺景观,大多数芦荟不为人知。

古时候芦荟主要是作为传统药物,上世纪末随着经济发展,保健食品产业兴起,芦荟开始大量进入食品、保健食品领域。

目前可以入药或作为食品的芦荟仅有几种,其中库拉索芦荟(俗称美国芦荟)最为常见。

有些人在家自己种芦荟食用,但他们不知道这其中的风险。

芦荟的历史

芦荟原产于北非及阿拉伯半岛,它进入人类文明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6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壁画。

芦荟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医学中都有应用,主要是利用叶肉或其分泌物治疗皮肤或消化系统疾病。

例如公元前1600年的古埃及莎草纸医书就记载了芦荟作为泻药;

印度传统医学(阿育吠陀)中,库拉索芦荟既可以外敷也可以内服;

古希腊和古罗马人曾经用库拉索芦荟治疗外伤;

中世纪的人们用芦荟叶通便;

芦荟的毒性

尽管国际毒理学杂志的综述研究认为,库拉索芦荟即使外用也有一定毒副作用,但目前多数研究更关注其食用毒性。

芦荟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研究最多的是蒽醌类物质,主要存在于芦荟的表皮及皮下的黄色乳胶中。

其中最典型的是芦荟素,又称芦荟苷或芦荟大黄素。

芦荟素呈淡黄色、微苦,能刺激肠道排泄,因此芦荟可以作为泻药。

不过它也是芦荟毒性的主要来源,过量服用可产生腹痛(绞痛)、腹泻等严重毒性反应。

个别研究还发现它与孕妇流产有关,尽管证据不太确凿但足以引起重视。

此外蒽醌类物质还被怀疑可以导致肝脏损伤,比较典型的是何首乌。

虽然加工可以去除大部分蒽醌类物质,但大量食用库拉索芦荟依然有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例如美国一位73岁老太太因急性肝炎入院,经医生反复询问,高度怀疑是吃了库拉索芦荟胶囊(在美国属于膳食补充剂),按医嘱停止食用后症状就消退了。

芦荟的功效

尽管传统药物、保健品和化妆品行业常常声称芦荟有各种各样的功效,但实际上科学证据有限,而且不同研究的结果也常常相互矛盾。

目前针对其功效的系统性研究总体上是对它不利的。

例如2007年关于芦荟治疗烧伤的系统性研究中没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

2009年的系统性研究认为芦荟的防晒功能夸大其词;

2012年的系统性研究也否定了芦荟在治疗外伤中的作用。

芦荟“保湿润肤”的功效深入人心,因此被大量用于面霜、乳膏、面膜、洗发水等日化产品,但实际上这方面的证据也并不充分。

虽然有少量证据表明芦荟有助于缓解某些皮疹症状,但总体上芦荟的功效并未得到科学界的一致认可。

美国FDA也没有批准任何一个芦荟的功效声称,实际上美国的芦荟企业经常因为夸大宣传收到FDA的警告信,比如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抗菌消炎、治疗溃疡、刺激细胞再生、修复受损皮肤等等。

不过这并不妨碍各种毫无底线的夸大宣传,比如下面这个:

以及这样的:

此外,库拉索芦荟还可以引起皮肤过敏,常见于爱美女性在家自制新鲜芦荟胶外敷。

所以自家做的纯天然芦荟并不意味着更好、更安全,过敏体质的人就不要冒险尝试了。

谨慎食用

在中国,芦荟属于传统中药,《药典》收录了库拉索芦荟和好望角芦荟,但使用剂量限定在每天2-5克(干制)。

芦荟也可以作为保健食品的原料,目前注册在案的国产芦荟保健品有250多个,大多数功能是通便。

除了蒽醌类物质的肠道刺激作用,芦荟多糖可以让粪便不那么干燥。

不过考虑到蒽醌类物质的副作用和潜在致癌性,我个人并不推荐这类保健品,毕竟多吃点富含膳食纤维的红薯、豆类、果蔬也能让你拉软粑粑,还便宜得多。

目前中国允许用于普通食品的仅有“库拉索芦荟凝胶”,常见于酸奶、饮料、甜点等,其效果类似海藻糖、卡拉胶等增稠剂。

这种凝胶是用库拉索芦荟叶片为原料,经沥醌清洗、去皮、漂烫、杀菌等步骤制成的无色透明至乳白色凝胶,加工的目的就是将水溶性的蒽醌类化合物尽可能去除。

不过,国家规定库拉索芦荟凝胶每天的食用量不得超过30克,且产品必须标注“本品添加芦荟,孕妇与婴幼儿慎用”,可见即使是合法使用的芦荟也可能存在一定毒性呢。

芦荟致癌

便秘患者常服用含有芦荟、大黄、番泻叶等成分的泻药,有研究发现,这些人的肠道在用药较长时间后会变黑。

国内也曾报道过,有消费者吃了添加泻药的违规减肥药导致肠道变黑的案例。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某些肠道癌症可能与长期服用这类药物有关,因此欧美国家开始控制这些药用植物的使用。

芦荟乳胶(含大量芦荟素)作为泻药成分在美国曾经是按照OTC药物来管理,后来美国的“国家毒理学计划”开展为期两年的研究,发现芦荟全叶提取物可以诱发大鼠肠道肿瘤,而经过脱色处理(去掉芦荟素)的没有这一反应,因此怀疑芦荟素具有致癌性。

此后,美国FDA要求相关企业提供材料证明其产品的安全性,然而这些企业都拿不充足证据,于是2002年美国FDA禁止芦荟乳胶继续用于泻药。

目前美国加州地方法律(65号提案)将芦荟提取物列为具有致癌或生殖毒性的物质。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2016年发布的报告也确认,芦荟提取物对动物有潜在致癌性。

其实芦荟素在体外研究中有比较明显的抑制肿瘤细胞的能力,甚至有人将芦荟素提取浓缩,制成药物,声称可以抗癌。

但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经过审慎评价后认为,并没有证据表明芦荟素可以预防或治疗癌症。

从这个例子就能看出,体外实验的结果往往并不靠谱,但商家宣传的所谓功效却常出自于此。

只要能撬开你的钱包,怎么好听怎么说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