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偏高就要立马吃降压药?降血压的5个误区,看看你中招没

导语: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和衰老、疾病、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息息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条件变好,越来越趋于年轻化,若不及时的控制,可能会引起头晕头痛、四肢麻木、嗜睡等症状,严重的话还会诱发脑血栓,而网络上包括朋友圈转发的养生文章,有很多降压的方式,专业的医生看了都哭泣不得,很多错误的降压误区,却一直被人们严格执行,关于降压的五大谣言,医生已经都列举出来,看看你是否中招。

门诊室经常会有患者来抱怨,“大夫,我明明一直积极的控压,但血压为什么会居高不下呢”?后台也经常会有患者留言,首先降压这事记不得,有的时候太心急,会导致情绪紧张,而不良的情绪会影响血压值变化,所以首先要放平心态,按照正确的步骤来,坚持下去,血压值会渐渐的恢复稳定,有的时候之所以居高不下,或许是用错了方式,一起来看看这些错误的降压方式,是否还在坚持。

血压偏高就要立马吃降压药?降血压的5个误区,看看你中招没

误区一:只要血压偏高就吃药

现代人治疗疾病总是太过依赖于药物,虽然高血压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但并不意味着血压偏高,就需要立马吃药,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来说,血压稍微偏离稳定值,属于正常现象,这是身体在提醒你要注意饮食控制,不能在大意,还无需吃药,服药超标的话,易引起低血压,对身体产生的危害更大,药物也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是否需要用药还是要根据身体症状,以及是否有并发症的风险,若其他指标正常,就血压值偏高,自己“努努力”就能稳定住了。

误区二:高血压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睡觉时间越长越好

确实充足的睡眠是治疗疾病的最佳“良药”,可以调节身体激素平衡,帮助受损的细胞修复,能起到辅助降压的作用,保护血管,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并不是睡得时间越长越好,睡眠时间过长会增加血液的粘稠度,不利于血液流通,从而使血压居高下不,6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每天睡6-7小时足够了,60岁以下的中青年群体,平均8小时的睡眠足以,睡多睡少都不好。

误区三:为了防止血压升高,应少吃肉或者不吃肉

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提高,肉渐渐成了疾病的“帮凶”,认为大部分的慢性疾病都是由肉引发的,所以渐渐出现了大批的素食主义者。虽然素食更容易消化、吸收,但毕竟营养有限,无法满足机能所需,而肉里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蛋白质、油脂,可以提升免疫力,所以引起疾病的不是肉,而是多吃肉,坚持素食并不是起到降血压的作用,反而会因营养不良使血压值产生波动。

误区四:总是不停的更换降压药

每个人的病情是不一样的,那么治疗疾病的药物也不一样,市面上治疗降压药的种类有很多,每个人使用的也尽不相同,可能对这位患者有用,对另一位患者起不到作用,而大多人都会听信身边的人,吃了某一药物没效果,就吃身边人推荐的,这样来回的更换药物,反而容易产生副作用。患者要知道,在治疗疾病的前两个月,通过吃药很难将血压降下来,不能操之过急,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会慢慢的看到效果。

误区五:当血压不再升高,就不需要吃药了

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存在这样的观念。认为血液稳定了就代表病情好了,高血压是一种很难根治的疾病,稍不注意就容易复发,停药之后保不准不会升高,所以减药或者停药,要遵循医生的原则,立马停药血压值波动大,易引起其他问题。

还有一情况,部分患者血压偏高时。身体并且有太大反应,而已经出现不适时,可能血压已经超出了可控的范围,所以私自停药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同时无症状不代表不吃药。

高血压的患者越来越多,而将彻底治愈的患者却很少,除了和药物的功效有关,和患者的降压方式也有关联,控压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吃素或者睡眠时间长等降压方式,都是不可取的,正确降压,才能预防心血管疾病。

哪些才是正确的降压方式?

在用药方面,要听取医生的建议,不漏服、多服;不私自减药、停药;降压药服用超过2个月以上没有效果,应及时的询问医生情况,是否需要更换药物等。

改掉错误的降压方式,便是正确降压,不信谣、不传谣。

管住嘴、迈开腿,是降压的不变法则,少喝酒、少抽烟;少吃腌制食物;多补充油脂蛋白(牛肉、鱼肉、鹌鹑蛋、鸡蛋、大豆);少喝浓茶、碳酸饮料和咖啡类的药物;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可以尝试瑜伽、太极、跳舞等方式控压。

保持心情舒畅,别太焦急,情绪太多紧张也不利于控压,虽然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很快,但要找到能排解压力的方式,比如冥想、静坐、看书、种花,通过转移注意的方式,能排解压力,有研究表明,每天听15分钟舒缓的纯音乐(没有歌词)可以减低收缩压和舒张压。

养成规律服药的好习惯,就像人一日三餐或定点睡觉一样,尽量固定在一个点服用,坚持这样服药,降压的效果会更好。

结语:血压值也是判断一个人身体是否健康的标准,所以的心血管疾病往往是从高血压开始的,虽然不像癌症那样来势汹汹,但是它给血管类的疾病开了一个头,要想减低其发病率,一定要掌握好正确的方式,远离控压误区,使身体回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