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导致的慢性并发症,每一个都危害不小!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不同原因导致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以慢性高血糖为突出表现的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与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快速增长,糖尿病从少见病变成了一个流行病。

事实上,糖尿病本身不一定造成严重的危害,糖尿病的危害主要在于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疾病、糖尿病足病等,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本文就糖尿病几种严重的并发症及相关治疗药物做简单的介绍。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

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患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4倍。数据显示,临床上有近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75%死于冠心病。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的预防需要全面的评估和控制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如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等。

糖尿病患者首先应严格控制血压,一般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降压目标应<130/80mmHg,老年或者伴发严重过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考虑到血压过低会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可以采取相对宽松的降压目标<140/90mmHg。ACEI和ARB类降压药物是糖尿病患者的首先降压药物,常见的ACEI类包括贝那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等,常见的ARB类药物包括缬沙坦、厄贝沙坦、奥美沙坦等。糖尿病患者通常还伴有血脂异常,建议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血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维持血脂在正常水平,调脂治疗临床上首选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慢性微血管病变的一种重要表现,我国约有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患者每年应至少一次肾脏病变筛查,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限制过高蛋白的摄入,推荐每日蛋白摄入量约0.8g/kg,严格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控制血脂紊乱。对于糖尿病伴高血压的患者推荐ACEI和ARB类降压药物治疗,不仅能减少心血管事件,而且能延缓蛋白尿进展。

糖尿病肾病患者还需要注意经典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双胍类药物禁用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一般来讲,患者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45ml/min时禁止服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处于工作年龄人群第一位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应每年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检查,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可能感觉不到明显的临床症状,发现自己视力受损时再去看医生,实际上已经晚了。出现视网膜病变后,应增加检查频率,制定随诊计划。

良好地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可以预防或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糖尿病足病

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重者可以导致截肢和死亡,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足病是可防可治的,国际糖尿病中心(IDC)提出,通过对糖尿病足溃疡的预防,对糖尿病足病的早期诊断和积极管理,90%以上的截肢是可以预防的。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应定期检查,每年至少一次,有足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该增加足部检查的频率。糖尿病患者还应重视日常的足部护理,定期洗脚,用干布擦干,尤其是擦干足趾间;洗脚时的水温要合适,低于37℃;避免赤足行走;不穿过紧的或毛边的袜子或鞋;水平地剪指甲;一旦有问题,及时就医治疗。

综上所述,糖尿病作为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也许患者在一段时间内血糖控制不佳,自身并不会感觉到明显的不适,但是却会导致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病情的进展,进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所以,患者在确诊糖尿病之后,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定期监测血糖,不能随意停药,不能随意更改医生的降糖治疗方案,确保血糖控制达标。已经发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到降压、调脂、抗血小板等治疗,严格按照医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