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肉穿肠过,脂肪腹中留,急食快餐危害不小!

酒肉穿肠过  脂肪腹中留


众所周知,人吃饭首先是为了吸收营养,以保证生命的存活、活动及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食物在口腔中通过细嚼慢咽,到了胃肠才可能被充分消化吸收,各种营养素才可被人体充分利用。狼吞虎咽,未经充分嚼细拌上唾液的食物,只是穿肠而过,未被充分消化吸收就排出了。

囫囵吞枣地快食、急食,食物在口腔里还没有嚼烂就咽到胃里,必然会加重胃肠负担,而且长此以往会造成“酒肉穿肠过,脂肪腹中留”的后果,就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胃弱、胃炎、胃溃疡、胃穿孔等疾病,且会发胖。


催工不催食


“催工不催食”是我国的古训,别管事情多急,吃饭也不能急。我国不少地方有快食的习惯,这些地方生胃病和癌症的人也多。现在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快食的人多而普遍,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也跟着多起来了。

要知道,我们的食物一定要和唾液充分接触才行。我国古代养生之道中,就特别重视唾液的养生价值,称之为“金津玉液”。汉字中的“活”字,就是“舌”字旁加“氵”(水),表明了唾液对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已为现代科学所证实。

唾液中含有淀粉酶、溶菌酶、碱性离子抗体和多种活性因子,能够帮助食物消化吸收(食物在入胃前就“预消化”了),还有杀菌、促进细胞和组织功能的作用等。

饮食有节 身必无灾


古人云:“饮食有节,身必无灾。”综上所述,日常进食时注意膳食平衡,就餐过程中要牢记五字诀:即“慢、轻、细、静、乐”。


◎ “慢”:就是“吃饭如数,切忌慌忙,避免进食速度过快”。

◎ “轻”:就是“咀嚼要轻,以便保护牙齿和口腔”。

◎ “细”:就是要“细嚼慢咽,保证食物消化吸收比较充分;同时促进唾液分泌,有助于消灾除病”。

◎ “静”:就是进餐时“心境平和、进食专致、保持气血顺畅”。古人教诲“食不语,寝不言”,所以进餐时切不可分心,保持胃气顺畅,以利于纳谷消化。

◎ “乐”:则是就餐时要保持“心情愉悦,享受进食的快乐”。



日本曾提出健康简易标准,即“五快”———走得快,说得快,吃得快,睡得快,便得快。似乎在“以快为好”,其实“快”不一定是最好,特别是“吃得快”、“说得快”,不但不利,而且是有害的。

也许有人会问:现在不是提倡快餐么,而且快餐业愈来愈发达,愈来愈受不同阶层人的欢迎,这与慢食养生有没有矛盾呢?其实这也是误解了,快餐不是指快吃,相反却应快餐慢吃。

“快餐”的快是指不像过去“下馆子”,要坐等一些时间,它是事先准备好的,或稍作加工即成的“餐”,拿来后就可吃,但吃起来可不能快,而仍要慢吃,一个是制作的快慢,一个是吃的快慢,两回事!还须注意,快餐多为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不宜多吃,即使吃,更应细嚼慢咽!


情绪的重要性


慢食中的边吃边闲谈,过去认为是不对的。“吃不言”与“睡不语”都是古训,但现代却提倡聊天进食,边吃边谈,但不提倡吃饭时训孩子或吵架,这里的关键是“欢快进餐”,聊天是欢快的,也有利于慢食。


我们在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会,情绪欢愉时,即使粗茶淡饭,也感到特别香甜;而情绪沮丧、忧虑时,纵有山珍海味,也变得苦涩难咽。


我们也有这样的体验:全家老少围坐餐桌,面对香喷喷的菜肴,谈笑风生,吃得津津有味;突然接到一个不好的消息,例如亲人病危的电报,或者听到好友不幸身亡的噩耗,便顿时食欲全消,难以下咽,即使勉强吃下去,也会立刻感到胃腹胀得难受,“堵在胸口”,久久不能消化。


至于性格忧郁、多愁善感的人,或者整天伏案工作、思虑过度的人,更是吃饭不香,尽管吃得很少,仍感到肚腹饱胀。


实验证明,胃是一种“情绪器官”,其功能对情绪的反应是十分敏感的,所以吃饭时要避免不愉快的谈话,而在欢乐的谈笑聊天中进餐则是有益的,随意谈些令人高兴的见闻,几句幽默的语言,顿时就能增加快乐的气氛,会增进消化液的分泌,而且借此也可助长慢食。